2所高校“分类”管理 市教委介绍上海高校分类评价改革 发布时间:2020/12/31 访问人数:480次 |
为提升高校办学质量,满足经济社会发展需求,自2018年起,上海在全国较早实施了高校分类评价。为了让广大市民了解上海高校分类评价的具体情况,12月28日,上海市教育委员会总督学平辉做客“中国上海门户网站”在线访谈,就上海高校分类评价改革实践探索的背景、内容、流程以及成果向大家作了详细介绍。
“一列纵队”到“四列纵队” 上海积极探索高校分类管理
为解决高校办学雷同、同质化竞争的局面,上海率先启动了高校分类管理评价的探索,制定了“规划引领、法规保障”的政策体系。特别是,2018年市委组织部、市教卫工作党委、市教委等6部门联合印发了《关于深入推进高校分类管理评价促进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的指导意见》,对高校分类管理评价进行了系统设计,对分类评价结果的运用提出了明确要求。
按照人才培养主体功能和承担科学研究类型等差异性,上海市将高校划分为“学术研究、应用研究、应用技术和应用技能”四种类型,推动高校实现从“一列纵队”向“四列纵队”发展。平辉指出,“学术研究型”高校以培养学术研究人才为引领,“应用研究型”高校以培养应用研究与开发的人才为重点,“应用技术型”高校以培养专门知识和技术应用人才为主体,“应用技能型”高校主要培养专科层次的操作性专业技能人才。
上海目前已完成全部62所普通高校的分类管理,其中包括13所学术研究型高校、10所应用研究型高校、17所应用技术型高校、22所应用技能型高校。
分类评价让每所高校找准目标和定位
“分类评价就是要引导竞争,通过竞争的压力引发学校内部变革动力,从而提升学校的核心实力。”平辉指出,“自2018年发布分类评价试测结果以来,很多高校打破了以前的封闭思维,认清了形势、扩大了视野。随着分类评价的实施,高校开始按照与过去对标、与同类型高校对标、与行业兄弟学校对标、与上海经济社会发展需求对标,重新定义自己、寻找到自身方位、凝练出自身发展目标,并根据目标定位,制定了赶超计划。特别是通过评价拉长长版、补齐短板、厚实底板。”
评价结果的运用是整个评价过程最核心的环节。平辉表示,目前评价结果在一定范围实现了共享共用。通过召开评价结果高校集中反馈会、发布“一校一报告”、召开分类评价专题沙龙等方式向学校全面展示,便于学校找差距和改进。此外,分类评价结果也已在地方高水平建设试点学校遴选、内涵建设经费分配、市属高校党政负责干部考核、高校绩效工资分配动态调整等方面得到充分运用。
落实“破五唯” 上海深化高校分类评价改革
当前教育评价存在的最大问题就是唯分数、唯升学、唯文凭、唯论文、唯帽子,破除“五唯”是我国教育评价改革任务的重中之重。平辉强调,为破除“唯文凭”现象,上海高校分类评价体系不将教师学历作为指标;针对“唯论文”现象,评价体系将采取分类原则,不再对学生发论文、教师发论文总量进行考察,不再将论文作为应用技术和应用技能型高校的重要观测点,不再将以论文为主要依据的大学排行和高被引学者作为观测点,仅在研究型高校保留师均论文数指标;为解决“唯帽子”问题,评价体系降低其权重,挤掉了“一人多帽”的水分,引入非评选性头衔的高层次人才类别,更加注重人才的实际贡献。
“高校评价是一项复杂的、综合的、系统的工作,需要政府、学校、社会各个方面协同推进。”平辉表示,下一阶段,上海高校分类评价工作将对接“十四五”高等教育发展新阶段新要求,切实把“立德树人”作为根本标准,引导高校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党的领导以及思政工作,把人才培养作为核心任务。同时,对标最新评价趋势,融合各类高校评价体系,将上海高校分类评价与“双一流”监测、教育部学科评估、本科教学审核评估,乃至国际一流评价体系指标充分融合,形成更加清晰、各有侧重的评价导向。 |